?
本報訊 2017年9月14日,由人民郵電報社、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17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論壇在北京召開。會議以“新連接、新智能、新生態”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的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通信和IT廠商、科研機構等各方嘉賓共聚一堂,就5G、云網融合、智慧運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熱點話題展開了討論和分享,為我國下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人民郵電報社社長張學軍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少華、清華大學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星發表主題演講,會議由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張成良主持。
張學軍在致辭中表示,互聯網在引領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產業創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新的連接方式不斷涌現,新的智能應用層出不窮,新的生態體系正在形成。面對新的形勢,推進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刻不容緩,一方面需要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實現網絡重構,適應互聯網應用創新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加快推進跨域合作,實現融合創新,不斷為信息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余少華指出,網絡與通信技術發展呈現出四大趨勢,分別是大融合、大連接、大數據和新智能。當前,數據通信、移動通信以及光纖通信技術正在向“3S-abc”方向演進,“3”意味著人到網再到物的三元千億級萬物互聯,“S”代表軟件定義網絡、網絡功能虛擬化與開源,“a”指的是網絡人工智能化,“b”是網絡大數據化,“c”是網絡云化。我們已處于顛覆性技術革命的前夜,幾乎所有的基礎性技術都呼喚原理性的重大突破。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的ICT產業正加速由跟隨模仿向創新驅動轉變,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沖刺。
網絡信息世界正在與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深度融合。余少華認為,未來十年三元萬物互聯將連接整個世界,更遠的未來將出現超級智能體。超級智能體集合了人類的智慧,是一個遍布全球的、無時無處不在的巨大智能體。屆時,人類將可能被重新定義,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將徹底變革人類社會和經濟,甚至是人類的身體和心智。
我國正在加速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在這一過程中布局和建設下一代互聯網具有重大意義。李星表示,在本世紀初,發達國家相繼啟動了下一代互聯網計劃,試圖保持互聯網優勢搶占未來網絡空間的控制權。我國互聯網地址嚴重短缺,發展IPv6將促進我國把握互聯網技術改朝換代契機,實現跨越式發展。
李星在演講中介紹了選擇純IPv6技術路線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CERNET2。他透露,目前國際上仍缺乏IPv6大規模組網的工程技術和經驗,IPv6海量地址空間尋址帶來了新的理論和技術挑戰。對于未來網絡的設計和發展,他認為四大原則需要把握,一是簡單,二是可信,三是分權,四是公開。
會上,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攜手百度、大唐共同發布了“基于車聯網的無人駕駛行動計劃”。無人駕駛技術和應用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IHS預測無人駕駛汽車將在2025年前后全面商用,2050年所有新車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盎谲嚶摼W的無人駕駛行動計劃”將從數據分析與平臺、安全駕駛系統、智能車路協同系統三個領域展開車聯網技術研究,助推我國無人駕駛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在會上還發布了《5G時代光傳送網技術白皮書》。5G業務對承載網的寬帶、容量、時延和組網靈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一張統一的承載網滿足5G不同業務的承載需求是業界面臨的巨大挑戰?!?G時代光傳送網技術白皮書》深入分析了5G承載網需求,提出了基于光傳統網的承載方案,并對5G時代光傳送網的技術演進趨勢進行了解讀。
作為本次大會的一大亮點,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聯合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及華為公司正式啟動“5G電力切片基礎前瞻聯合創新項目”。使能垂直行業是5G產業發展的新方向,5G切片技術能夠在同一套硬件資源上根據不同業務劃分多個切片網絡,在形成端到端業務保障的同時,集約高效地使用基礎網絡資源,實現“一網多贏”?!?G電力切片基礎前瞻聯合創新項目”依托國家重大專項、國家電網基礎前瞻重大研究課題以及北京科委未來科學城5G示范項目,以2019年具備試商用條件為目標,共同促進5G智能電網切片應用創新。